首頁新聞中心常州翻譯公司《布衣老爸的風雪花月》——講述翻譯大家張谷若的一生
2022年9月30日晚,《布衣老爸的風雪花月》——一代翻譯大家張谷若傳記新書首發(fā)式在北京建投書局舉行。
張谷若(1903—1994),是中國翻譯界的標桿性人物。他30年代以成功譯介哈代《還鄉(xiāng)》《德伯家的苔絲》而一舉成名。新中國成立后又翻譯了哈代《無名的裘德》、狄更斯《游美札記》、莎士比亞《維納斯與阿都尼》、蕭伯納《傷心之家》和部分唐詩英譯等,晚年又翻譯狄更斯《大衛(wèi)·考坡菲》、亨利·菲爾丁《棄兒湯姆·瓊斯史》。其譯作忠實暢達、注釋精贍詳盡而享有盛譽,已經(jīng)成為高等院校外文翻譯教學、研究及實踐的范本。他一生經(jīng)歷了辛亥革命、五四運動、抗日戰(zhàn)爭、建國后院系調(diào)整,以及改革開放等諸多大事件。
其女兒張玲亦是極成功的翻譯家,譯作《呼嘯山莊》《傲慢與偏見》《卡斯特橋市長》《雙城記》等一版再版,已經(jīng)成為眾多翻譯論文的研究對象。英國文學翻譯家雜志《換言之》(In Other Words)2008年夏季刊專文介紹她,稱之為“極為成功的女翻譯家”。張玲用一貫考究的語言,細密的構(gòu)架,幾易其稿結(jié)撰這本《布衣老爸的風雪花月》,書里每一個名字每一件瑣事都經(jīng)過她關(guān)于人品、學品的仔細考量,親聞、親見、親歷,補史之缺,繪文之美,言哲之智。
本書的首發(fā)式上張玲主要談論了她和北京出版集團四十年的因緣,談她為什么寫作,怎樣寫作這本書,本著力圖鉤沉了劉瀾波、單采臣、葉維之、孫碩仁、李本題、麻喬治、張萬里等一批有精專的才智或者獨特性格癖好的人物群像。通過父親張谷若和他的交往圈,映射中華民族的百年崛起。
張玲在發(fā)布會上說:“《布衣老爸的風雪花月》這部傳記,和我此前幾種傳記很不同。因為這次我寫的是我的父親。以前的傳主——狄更斯、哈代都是世界級的大作家,萬人仰慕,高山仰止,又有很多早已定型的英文原文的底本可以引用借鑒。我從確定選題到臨紙命筆,心情都灑脫得多。而父親,是我活生生的親人,從我的童年少年以及父親晚年,我和他朝夕相處,目睹耳聞的都是一些平凡瑣事。自己早年幼稚無知的時候,甚至會對父親狂妄地頂撞說:‘你有什么了不起!’不過,我自己到了中年,一步步涉身學海,于是漸漸理解了父親的學識素養(yǎng)。雖然我也還是可以大言不慚地說,自己始終是力求客觀、理性地評價父親的學識地位與價值,不為親情、感性所誘惑??偠灾?,我自己心里始終清楚,父親雖不算高門大儒、泰斗權(quán)威,但他作為讀書人,一輩子從生到死,渴求知識,恪守道德,踏踏實實治學,在自己的學術(shù)領域里做出了一些奉獻,解決了一些難題。這些都是在我壯年以后陰錯陽差地領教這個行業(yè)的門檻后,才漸漸意識到的。也可以說是到了這個時候,才摸到老爸知識和文化的一點點含金脈象?!?/span>
這本書對于讀者尋索翻譯理論,探討中外文化交流,鉤沉一代學人的抱負與情懷,曲折反映二十世紀愛國知識分子的命運,都大有啟發(fā)。本書也將刺激我們對個體與時代,文藝與生活、人生價值與社會際遇的辯證思考。張玲表示,本著是她所有作品中最為滿意的一部。
另一位嘉賓任吉生,也是一位著名翻譯家,也是一位學者型大編輯,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原外文編輯室主任、副總編輯,她既是張谷若先生很多作品的責編,也是張玲一些譯著的責編,她在首發(fā)式上講述了她印象中的張谷若先生,并高度評價了張玲的翻譯和寫作。結(jié)合張谷若、張玲的作品,談談外國文學翻譯工作在中國的展開,并和張玲一起討論文學翻譯的態(tài)度問題與藝術(shù)技巧,啟示我們?nèi)绾伟淹鈬幕M來,如何讓中國文化走出去。
主持人高立志,曾經(jīng)策劃編輯過多種外國文學翻譯作品,曾經(jīng)寫作《張谷若的翻譯春秋》,他在首發(fā)式上一起討論了張谷若在中國譯家的地位與貢獻,以及海外影響等問題,并結(jié)合他和張玲先生的交誼,討論了張玲傳記寫作的獨創(chuàng)性。
推薦閱讀:翻譯型的研究家與研究型的翻譯家
【發(fā)布時間】2022-10-13 【信息來源】管理員 【瀏覽點擊】940次